构建有效交往机制促进人的发展

创建日期:来源:《光明日报》作者:安世遨

马克思认为,交往不仅确证人的本质,而且决定人的发展。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交往的普遍发展,一个人的全部特性“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……是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,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。”教育是发展人的重要渠道和方式,教育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,当这些交往关系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的时候,最能够发挥有效的教育功能。因此,构建合理、有效的交往机制,对于教育的本真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。

构建师生交往评价机制,形成教学良性互动。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承载形式和实现途径。师生交往可分为课内交往和课外交往。课内交往重在构建一种交往型、对话式课堂,使教学更富启发性和创造性。课外交往重在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,使教师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有效融合,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生活导师。构建师生交往的评价机制,既要评价教师与学生交往、互动与对话的投入时间、方式方法、艺术水平和质量效果,更要规范和提取师生交往互动的核心要素将其指标化,使之可考核、可操作、可评估,成为考核、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,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、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,形成科学、合理、有效的评价机制。

构建生生交往管理机制,形成学习良好氛围。生生交往是学生生活中的频繁事件,对学生成长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。生生交往既复杂又丰富,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,又有消极不良的一面;既有自主自控的一面,更具有多种多样的外部影响和不可控的因素;既可能是和谐融洽相互促进的,也可能是不和谐、相互冲突的。因此,对于生生交往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管理,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。通过有效的管理,对生生交往中的积极因素进行鼓励和引导,对消极因素进行控制和化解。既要强化学校学生管理体系,注重学生日常教育,形成常态化的学生冲突管理机制,也应构建学生文化营造机制。潜隐在学生交往中的是文化,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文化。应针对学校文化、校园文化、院系文化、班级文化、宿舍文化等,构建相应的文化营造机制,形成健康、向上、文明、进取的文化氛围,净化学生交往的环境,提升学生交往的文明程度,最终使学生在生生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氛围,使生生交往与教育目标达到和谐一致。

构建师师交往学术机制,形成教学创新动力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应是一种学术探讨,应建立在学术的基础上。教育是一种集体劳动,对学生的培养是基于教师群体的集体性培养,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都是基于前人的集体性知识而进行的。因此,师师之间的学术交往是教学的生命所在。构建这种学术机制,应构筑对学术的信念,完善学术制度,开展课程教学、教研室、校级层面、校际之间等多层次的学术研讨与交流,搭建各种学术平台,更要建构学术文化与精神,铸就学术理念、学术品牌和学术风气,打造学术拔尖人才去引领学术风尚,使人人重学术,人人谈学术,人人钻学术,使学术占据师师交往的主导地位。师师交往中的学术机制一旦形成,教育教学就有了创新的源泉和不竭动力,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构建管员交往监督机制,促进教育正常发展。管理者与教职员工之间的交往关系应是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。在相互监督中,员工对管理者的监督却是异常艰难,因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常常处于不对等地位。只有建立员工对于管理者的监督机制,才能有效防止管理者失职、腐败和权力为私利左右而滥用,形成教育中合理的管理机制、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。员工对管理者的监督应制度化,管理过程与内容应尽可能地公开化、透明化,应确立员工参与管理机制,建立员工对管理者的制约机制,最后应建立民主机制。民主是监督的最好方式和最终保障。形成民主的运行机制和办学体制是教育的内在要求,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,更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取向。随着民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,监督机制才会逐步发展和走向成熟。

构建校际交往协作机制,促进教育平衡发展。学校发展的不平衡将导致教育不公,这就需要学校之间的协作来促进学校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。构建校际交往中的协作机制,第一是校际交流学习机制,共同进步与提高。第二是帮扶机制,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出台政策,制定有效措施,支持和鼓励发展较好的学校支援和帮扶发展相对落后的学校。第三是学分互认制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,形成教育的优胜劣汰机制。第四是学校联盟机制。学校之间可以自愿组建联盟,就有关问题开展有力协作,促进学校之间的交融和一体化。第五是学校联合行动机制,应对共同的挑战,解决共同的问题,推进共同的计划,倡导共同的价值,维护共同的关切。

此外,还要构建家校交往联络机制,促进教育家校融合,教育需要家校合作,只有家校合作,家庭教育有效支持学校教育,二者有机融合,和谐一致,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正向协调发展;构建学校与社会交往共生机制,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生相赖的共生共长关系,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,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人才,形成校社合作办学机制,社会参与教育机制,学校服务社会机制,从而达到教育的理想状态。

作者安世遨 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